網(wǎng)站簡介:
紅原,地處青藏高原東部,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中部,北與若爾蓋縣相接,東西與松潘、阿壩、黑水縣相鄰,南與馬爾康市、理縣相連,地理坐標北緯31°50 '~33°22',東經(jīng)101°51 '~103°23',南距成都450公里,北距蘭州640公里,縣城海拔3504米。紅原歷史,除唐代在刷經(jīng)寺地區(qū)設有恭州、流縣外,到新中國成立前基本無建制。公元1253年元滅宋后,建立土司制,設松州、潘州,轄地包括紅原中北部大部,后劃歸陜西行省。明朝時,縣境中北部仍置松州,隸松潘廳,有松潘草地之稱;南部置雜谷安撫司。清代時,縣境西北部隸松州,東南部壤口、四寨屬四土中的梭磨土司和卓克基土司,后又隸理番廳。中華民國時期,紅原南部和北部分別由理潘縣和松潘縣管轄。1954年3月,四川省藏族自治區(qū)(即今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)設治紅原刷經(jīng)寺,時間長達4年。1958年8月,阿壩州府遷治馬爾康,理縣由原地域遷往紅原境內(nèi),治地刷經(jīng)寺,紅原始有正式建制,遂有今日紅原境界雛形。1960年7月,經(jīng)國務院批準,建立紅原縣。2018年9月25日,獲得商務部“2018年電子商務進農(nóng)村綜合示范縣”榮譽稱號。
|